摘要:北京時間2025年9月16日(農歷2025年7月25日),星期二訊:圍場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在圍場縣塞罕壩展覽館參觀學習。
近日,圍場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黨支部書記趙曉光帶領導全體黨員深入圍場縣塞罕壩展覽館參觀學習,趙曉光書記向所有黨員講述了55年來塞罕壩從一棵松到百萬畝林海、從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壩到如今的1979人,三代人精…
|
北京時間2025年9月16日(農歷2025年7月25日),星期二訊:圍場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在圍場縣塞罕壩展覽館參觀學習。
近日,圍場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黨支部書記趙曉光帶領導全體黨員深入圍場縣塞罕壩展覽館參觀學習,趙曉光書記向所有黨員講述了55年來塞罕壩從一棵松到百萬畝林海、從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壩到如今的1979人,三代人精神傳承不息、艱苦創業奮斗,將荒山沙地變成綠水青山,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綠色奇跡的故事。
干部黨員通過學習深刻認識了“塞罕壩精神”。黨員們一致認為,塞罕壩人聽從黨的召喚,在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塞罕壩人種下的不僅僅是一棵棵樹木,更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造就的不僅僅是一座“美麗高嶺”,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隨后所有黨員參觀了地窖了,看到了老一輩用過的一些農工具,教育黨員要以學習塞罕壩精神為契機,憶苦思甜,努力工作,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供稿: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農業農村局趙曉光
(來源: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農業農村局)
|